新闻动态

2018海外并购逾1800亿美元 日资再启“爆买”模式

2018海外并购逾1800亿美元 日资再启“爆买”模式
上世纪80年代,日本资本在海外发起“凶猛”并购,尤其是在美国。浪潮始于底特律的汽车零部件公司,随后日资一路“扫货”,尤其是房地产。并购热潮1989年达到顶峰,索尼以34亿美元收购哥伦比亚影片公司,三菱公司斥资8.46亿美元买下纽约地标性建筑洛克菲勒中心多数股份。当时,美国社会一度发出了“日本正在买下美国”的惊叹。
那轮并购热背后一大推手是日元的升值——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大幅升值,进而出现了日本的资本输出热潮。
近来有迹象显示,在国际市场沉寂许久的日本资本,似乎再次出现爆发之势。多家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日资的海外并购2018年创下了历史新高。
数量与规模均创新高
路孚特(Refinitiv,原汤森路透金融与风险业务)向21世纪经济报道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日本海外并购总规模将近1850亿美元,交易数量达到814笔;而2017年的数字分别为654亿美元和782笔。摩根大通1月17日发布的《2019年全球并购展望》报告显示,2018年日本海外并购总规模为1840亿美元,2017年为790亿美元。
而日本本土并购咨询公司Recof于1月1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是日本市场并购大年,包括出境、入境和本土在内的所有并购交易在内,交易数量和总规模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出境并购的数量达到了777笔,总规模超过了19万亿日元(约合1900亿美元),这一水平为破纪录的2017年规模的2.5倍。
人少钱多企业想变革
很显然,经历了5年多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之后,当下的日本企业并不具备1980年代日元大幅升值的有利条件,那么近期并购热潮背后的推手又是什么呢?
首先,在宏观层面,日本正面临日益严峻的人口问题,企业想“出海谋生”。
“日本的长期增长前景受制于该国的老龄少子化问题,迫使日企去海外寻求增长点。东南亚成为日企2018年出境并购的一大热门地区,也正反映了这一点。”富而德律师事务所东京管理合伙人Edward Cole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日本人口问题警钟频频敲响,去年尤其震耳。1月15日,日本厚生劳动省雇佣政策研究会发布的最新报告,再次揭示了日本严峻的人口问题。总体来看,报告预测到2040年日本人口将从1.2671亿(2017年)下降至1.1亿,高龄化率(即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由27.7%上涨至35%。若未来经济和劳动参与率都停滞不前,那么预计到2040年,日本的劳动人口预计会减少1285万人,即2017年水平的两成。
“由于本土市场持续展现出疲软的增长前景,日本公司纷纷去海外寻找成长机遇。此外,在一些案例当中,海外并购是想扩充产品线和技术。” 瑞银亚太区投资银行部主管金弘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其次,日本公司目前拥有充足的并购“弹药”。
“日本公司目前持有大量现金。彭博一份数据指出,其现金总规模达到了8900亿美元左右。”Cole表示,“另外,日本央行持续性的货币宽松政策也为并购交易提供了低廉的融资成本。”
据《日经亚洲评论》此前报道,在3000多家日本上市公司中,近六成(除金融业)处于无债务状态(即持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证券价值超过包括借款、公司债和其他有息债务的规模)。
还有分析指出,过去几年在市场中相当抢眼的“中国大买手”眼下受到境内外监管变化困扰,也给日本竞标者带来了一些机会。
“海外并购目的地监管方基于国家安全方面的担心,收紧了对中国买家参与的并购交易审查,尤其是在一些敏感领域,包括科技领域。日本买家的竞争力因此得到了提升,比如日本半导体公司瑞萨收购美国同业IDT。美国仍是日本公司出海并购的主要目的地,另外欧洲也有类似的案例发生。”Cole说,“不过日本公司也面临着海外的监管限制,无论是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改革还是欧洲收紧外商投资审查,都不仅仅针对中国。”
那么,此轮日资海外并购热潮背后的逻辑又是什么?
“2018年是日本海外并购相当繁忙的一年。据我观察,主要有两种趋势:趋势之一是一些日本大公司发起了寻求变革的并购交易,包括武田制药收购爱尔兰制药巨头Shire(夏尔)、日立收购ABB的电网业务等等。这些大型日企想通过并购成为真正的国际巨头;另一种趋势是中型日企对海外并购的兴趣度显著上升,目前我们看到一批中型市值的日企正在积极尝试第一次海外并购。”贝克麦坚时律师事务所东京兼并收购业务负责人Akifusa Takada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1月8日,武田制药宣布已完成对夏尔的收购,这笔作价620亿美元的并购是日企海外并购迄今创下的最高纪录。武田发布的新闻稿显示,两家公司合并年收入将超过300亿美元,这意味着武田将跻身世界十大药企之列。
摩根大通《2019年全球并购展望》报告称,武田制药并购交易正是稳定增长的大型日本海外并购交易代表案例之一,2017年超过10亿美元的大型交易为18笔,2018年增长至30笔。
并购更理性标的更多元
不过,在经历过“疯狂”的1980年代并购浪潮后,面对这一轮日企并购热,人们难免产生疑问:当下的情形与当时是否有类似之处?
相关分析指出,在海外并购方面,日企正变得更加理性。
“和1980年代那轮热潮不同,我们观察到,当下日企以更为严谨的战略思维和计划来操作海外并购,来解决行业整合、本土市场收缩和竞争局面复杂化的战略需求。”金弘毅说,“比如说我们作为买方顾问的日立64亿美元收购ABB电网业务和康奈可(Calsonic Kansai)71亿美元收购菲亚特克莱斯勒旗下零部件部门马瑞利(Magneti Marelli)交易,都体现了上述战略性思维。”
而在更微观的层面,日企还面临着股东压力。“彭博的数据显示,目前日本公司海外并购平均溢价水平为高于市值23%,这是2013年以来最低水平,因为许多日本公司都遭到了股东的施压,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提升股东利益。”Cole分析说。
事实上,2018年6月份,东京证券交易所公布了公司治理守则修订案,要求日本公司精确地确认公司的资金成本及合理审视公司的业务组合。
此外,与1980年代大量收购美国房地产不同,眼下日本海外并购的标的更为多元化。路孚特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日本海外并购标的行业分布中,医疗健康占比第一,金额达到了45%;位列第二的是高科技,占比为13%;接下来是能源、金融、材料和工业等,房地产占比仅为0.9%。
日本财务省历史数据显示,从1986年起,房地产在日本海外直接投资中占比明显大增,1985年的占比还不到10%,到1986年就大增至近18%,此后这种势头一直持续到1994年左右。在高峰期的1989年,房地产占比达近21%。
总的来说,Takada认为,由于日本企业治理标准已大大提高,加上有前车之鉴,日本买家在考量并购机遇时变得更为谨慎。“他们自1980年代以来,累积了不少了的跨境并购的经验,很多当初的一线交易人士可能已坐上了日企的董事席位。”
Cole也有类似的看法。“日本公司的境外收购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但他们过往的表现并不算很好,许多并购因为高溢价或者差强人意的管理,最后打折出售。不过他们总结了经验教训,在并购议价和投后整合方面取得了进步。”
2019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由于“(干活的)人少钱多”的现状仍然持续,不少国际大型投行预言,日本买家2019年有望在2018年的基础上,再次创造海外并购的历史纪录。
摩根大通预计,2019年日本海外并购将保持强劲态势,由于本土市场已饱和,日本公司将继续去海外寻找大型的并购标的,以寻求更高回报和业务扩张。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不确定因素较多,持较谨慎看法。
“我们预计2019年日本公司的海外并购需求将继续保持强劲,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贸易摩擦和英国脱欧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Takada表示。
“不少市场人士预测2019年日本公司跨境并购有望创历史新高,但我对此持一定的保留观点,”Cole说,“目前全球大环境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包括中美贸易摩擦、英国脱欧、美国政府关门,另外一些司法辖区将实施新的外商投资审查制度,这些都有可能对投资者信心等产生负面影响,因此2019年的规模不及2018年不是没有可能。”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Copyright © 2022 应时(北京)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14848号-1

Supported By Aiyi